原创:吴司南,乔人立,王辰:
PCCM专科新冠疫情前线的核心力量
—— 一个”独特的美国杂交品种”如何在中国成长为成熟的医学专科
编前语:Chest杂志刊登文章介绍中国PCCM专科团队在抗击武汉疫情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文章的中文翻译如下。
新冠肺炎的突然爆发和迅速蔓延,构成了中国的医疗系统前所未有的挑战。武汉是新冠肺炎的爆发地和流行中心,随着疫情的迅速发展,当地原有医疗系统已不堪重负,因此来自全中国各地的四万多名医务工作者应召驰援武汉。在本文撰写时全中国已有84303名确诊病例,其中超过2/3以上来自武汉,超过8000名患者病情危重,3000多名医务人员被感染 (1,2,3,4)。
这一大规模的医疗资源动员行动引发媒体高度关注,有关报道中频繁提到的一个关键词就是 “PCCM”(pulmona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
这个词对中国人甚至全世界其他地方的很多人而言仍然不很熟悉甚至陌生。PCCM作为一个复合概念,长期以来一直是一种“独特的美国杂交品种”(5)。
新冠肺炎是一种典型的以肺部感染为特征、并迅速进展为危重症的疾病,而训练有素的PCCM专科队伍则是迎战这类疫情的最适合的专业人员,因此中国的PCCM专科队伍从新冠肺炎流行初期就成为了抗击疫情的中流砥柱。
为什么这一”独特的美国杂交品种”在中国会成长一个成熟的医学专科,并成为国家首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专科之一的呢?在这方面,美国胸科医师学院(CHEST)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1.在中国建立PCCM专科
2003年“非典”爆发后,中国呼吸领域领军者们开始认识到将危重症处理纳入呼吸专业的重要性。基于美国PCCM模式在服务实际医疗需求和吸引有前途的专业从业者方面获得的成功,经过慎重考虑,他们决定将美国的PCCM模式引进中国 (6)。
而作为美国PCCM专科最权威的学术机构之一,CHEST一向以促进医学教育和国际合作为使命。在2013年Chest与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CTS)发表了历史性的联合声明,宣布将通力合作在中国建立PCCM专科(7)。
随后,China-CHEST PCCM专科医师培训试点项目于2014年在中国正式启动。该项目对PCCM培训课程和轮转结构进行了彻底规划,使美国模式更适合于中国的需求和文化。
看似巧合的是,本次对新冠肺炎患者的诊疗要求几乎涵盖了整个PCCM教学大纲的内容(7,8,9)。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来自CHEST的专家访问了每家参与的医院,并为每个医院的教师提供了实践培训。在CHEST和中国专家共同组成的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有来自12家领衔医院的54位PCCM专培医师已经从该培训项目中顺利毕业(7,8)。
2016年12月,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宣布正式启动中国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培)制度试点,并将专培作为中国医学毕业后教育的重要部分,而PCCM被选为首批三个试点专科之一。这标志着China-CHEST PCCM专科医师培训试点项目正式转化为国家项目,目前在全国79家PCCM专培基地有超过900名专培医师正在接受培训。
在PCCM专科医师培训工作顺利推进的同时,2018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CTS)与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CACP)共同发布了PCCM专科规范化建设的详细标准。该标准由六个部分组成,包括科室建制、业务建制、设施建制、人员建制、管理建制及文化建设,而MICU/RICU的建制及诊疗能力被列为为PCCM科室的关键组成部分。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有1600多家医院按照本标准得到了规范化PCCM科室的认证(9)。
正是由于上述基础,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前,中国的PCCM领域已经在成熟标准下拥有了良好的组织、优秀领导人以及核心团队,并吸引着大批充满活力的年轻医生们积极申请加入。
2. PCCM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主要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在2019年末突然爆发,但PCCM专科队伍却阵脚不乱并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动员和集结。由PCCM专科医师组成的医疗团队团队奔赴前线,接管了几乎武汉每一家医院的新冠肺炎诊疗病房。PCCM的几位关键领军人一直驻扎在武汉协助政府的指挥工作,根据瞬息万变的形势制定应急行动方案,并通过下列重点工作将武汉疫情局势从混乱扭转成为组织有序的反击。
a)评估疫情严重性和影响
多位PCCM专家参加并领导了最早的三组专家组赴武汉评估疫情。CTS前任主任委员,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教授在1月20日坚定地宣布新冠病毒存在人传人现象,且具极高的传播性,这促使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严格的社交隔离政策,其中包括关闭所有的公共交通、学校和工厂(4)。
b)有组织的行动
在2个月内,基于形势的迅速变化和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更新,PCCM专家牵头制定并反复修订了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这对新冠肺炎这一损伤机制未明、且暂无特效药物的新型病毒性疾病的管理至关重要。同时,100多个临床试验启动以筛选治疗药物,评价包括高度争议的皮质类固醇和希望较大的抗病毒药瑞德西韦的疗效。
c)准备充分的团队
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但其核心问题——包括呼吸道传染病、低氧血症、呼吸衰竭、脓毒血症、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多器官衰竭——恰恰是PCCM专科医师最常接触与处理的。中国的PCCM专培医师和专培师资在氧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呼吸机管理、血流动力学监测和支持以及ECMO的使用都接受了专业的培训。
d) 控制疾病流行——方舱医院
遏制传播是扭转传染性疾病流行最重要的策略。由于大量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的存在,最初采取的居家隔离策略效果不佳,并引发了轻症患者无法就医的恐慌。CACP现任主席、CTS前任主任委员王辰院士坚定果断地提出了将一些现有建筑改造为医院,以收治和隔离轻症患者的建议。
大型公共场馆,如体育场和学校宿舍被改造成为初级的医疗场所,用于收治疑似病毒携带者和已确诊的轻症患者,以达到“应收尽收”的目标。这些设施被命名为方舱医院(这一名称源于由集装箱改造而成的军用野战医院)。
几天之内,仅武汉一地就有16家方舱医院建成,共可容纳 1.3万人入住,配备有能够识别患者病情并给予基本照护的医护人员,并建立了重症患者早期应对机制,可迅速将转为重症的患者转至的高级别新冠肺炎定点医院进行治疗。方舱医院建设所需物资由政府机构统一提供,并组织住院患者的开展多种类型的活动以降低其心理压力。方舱医院的建立是遏制武汉新冠患者数量急剧上升趋势的关键之举。
e)后备团队
除武汉市和湖北省外,其他地区的PCCM科室为一线战士提供了有力后援,承担了当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任务。PCCM规范化建设项目大大加强了中国各地PCCM科的人员和设备配备,使PCCM科能够在与其他科室密切合作的基础上,成为各级新冠肺炎定点医院诊疗工作的核心。
3.国际合作
在中国PCCM专科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没有人会预见到新冠肺炎的爆发,但正由于中国PCCM专科具备科学合理的整体设计,在新冠肺炎或任何其他以呼吸道感染导致危重症为特征的传染病的防控中,PCCM专科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PCCM专科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是医学领域学术组织开展国际合作的优秀范例。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使中国面临严峻挑战,更已经成为波及全球、需要国际各国共同应对的巨大威胁。作为中国PCCM专科最亲密的伙伴,Chest在疫情期间致信中国同道,向正在与新冠肺炎疫情做艰苦斗争的中国PCCM专科医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最良好的祝愿。
正如信中所说:“你们不仅为中国人民而战,也为全人类而战……我们坚信,以多年来我们携手共建的PCCM专业队伍为主力军,我们一定会赢得这场战役。”
REFERENCES
1. Qiao R, Rosen M, et al. Establishing Pulmona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As a Subspecialty in China: Joint Statement of the Chinese Thoracic Society and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Chest. 2014;145(1):27-29.
2. Qiao R, Marciniuk D, Augustyn N, Rosen MJ, Dai H, Chen R, Wu S, Wang C, on behalf of the China-CHEST PCCM Program Steering Committee. Establishing Pulmona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in China: 2016 Report on Implementation and Government Recognition. Joint Statement of the Chinese Association of Chest Physicians and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Chest. 2016; 150(2): 279–282.
3. Duke EM. Health Resources &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 Human Services. Report to Congress: the critical care workforce: a study of the supply and demand for critical care physicians. Requested by Senate Report 108-81, Senate Report 109-103, and House Report 109-143
https://www.mc.vanderbilt.edu/documents/CAPNAH/files/criticalcare.pdf. Accessed December 16, 2019. .
4. Kahn JM, Rubenfeld GD. The myth of the workforce crisis: why the United States does not need more intensivist physicians.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15;191:128–134.
5. Brotherton SE, Etzel SI.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2018-2019. JAMA. 322(10):996-1016; 2019.
6. Yeragunta Y, Leichtle S, Qiao R. Quantification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Clin Respr J. 2019;13(4):23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