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访美就医前一定要做多学科联合第二诊疗

最近接了好多例从某顶级癌症中心转来找我们美国好大夫做第二诊疗的患者,看过病历后与患者核实,发现信息误差很大。我没有兴趣探究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但这些患者都是某些中介未作第二诊疗就把他们盲目空降给美国著名医院。其实这些患者只要在国内与我们联系做第二诊疗,就可以拿到美国权威医生的意见, 知道美国医生,而不是医院会对这样的患者做什么样的治疗, 是否值得来美国, 什么时候来美国,去哪里,看那个医生,是否已经约好了门诊。

与休士顿的朋友聊天,谈到在某癌症中心附近有一个华人村落了,住着40几家来美国求医的患者及家属, 她们互相串门,分享信息,一起学习 ,真正地做到了久病成医。但也越来约认识到美国医疗的现状, 诊所与医院的差别, 医生与医院的关系等。 可是她们自己虽然有些是自己联系的(联系美国的大医院每个患者都可以自己做,只要会说中文就可以,但药准备很多的钱)也有不少是来自北京上海等中介机构, 这些中介机构往往收一笔不薄的费用,给患者翻译病历(我手头已经有很多份了, 往往是医生看不懂发给我要我进一步核实), 填几分表格, 指导一下签证, 甚至大大方方地陪同患者及家属来到美国, 交给国际部就基本结了。

据介绍,这些年来这个村里出出进进不少华人患者,只有少数人满意归去。不少患者来到这边后花了很多时间重复做了不少检查,花了不少钱,最后得到一个与国内一样, 甚至还不如国内的方案, 于是不满情绪就来了, 甚至有的甚至把中国医闹也过来了,医护被迫叫了警察,也有不满的患者拿起法律武器准备与医院一博公堂。究其原因无外乎中介或者患者家属可能没有把情况搞清,有了太高的期待,与现实有巨大差异。沟通的习惯和技巧有些欠缺, 总认为自己花了那么多的钱,医生就该给出照顾, 熟不知,大部分医生根部不知道国际患者的费用的问题。

我们这些年来一直不主张患者盲目的过来美国, 认为绝大部分的患者并不需要过来,这里医院的仪器检查并不比国内的强,强的是治疗理念和习惯,比较好的以患者的主观感受,生活质量为中心,作有益的,合理的,循证地治疗,而少有过度治疗,基本不会满足某些人“死马当作活马医”,“拿钱买命”的要求。

我们强调对于要来美国的患者及家属一定先做多学科联合第二诊疗(MDT),让患者知道美国在他们这种具体情况下的可能的治疗方案,可能会在哪里实现,如何得到或者实施这些方案。 如果患者有机会手术而只有美国某医院能够做,那么自然需要过来,还有就是患者愿意过来建立有效的医患关系方便他们长期得到美国最新医药, 那也是值得飞一趟的。对于要来的患者及家属,我们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事先安排接诊的医生,医院,甚至他们的地面接待,也会给患者做一些合理的大致的费用评估。这样患者及家属带着恰当的要求,齐全的资料,多处不同的诊疗意见,那么自然可以安心去争取最大的利益了。

美 国好大夫根据患者的资料和要求可以提供一个专科大夫为主的咨询。 需要详细的患者资料, 包括当地的住院病历, 治疗经过, 医学检查结果, 特别是医学影像报告, 病理报告, 手术记录, 腔镜检查报告, 出院记录等。最好是原始,客观的资料,不需要翻译, 这样会诊大夫更容易采信。 一位专科大夫的会诊会很快捷, 通常在72 小时内会有答复 ,有些可能在几个小时就有回复。 我们在出具书面报告后, 患者家属或者当地医生可以就报告的内容提问, 或者补充材料。 这是我们目前使用最多的网络会诊。 会诊大夫由我们根据患者的资料和医生的专长来推荐。

联合会诊适用于疑难病例, 诊断不是很明确,治疗效果不佳等, 特别是有计划来美国进一步治疗的, 我们建议先做美国好大夫MDT联合会诊, 我们会根据患者的资料,邀请多个学科的专家,如肿瘤内科,病理科,肿瘤外科,放疗科, 放射科等不同专业的医生组成3-5人的团队,讨论患者的诊断, 提出具体的治疗方案,并比较目前中美治疗的差异,即是否需要来美国进一步治疗。 同时也为患者推荐医生, 医院。 这个会诊的费用是根据医生人数而定。 相当于多个美国好大夫专科会诊。 对于有病理切片, 医学影像(MRI, CT等)片子需要邮寄到我们在中国的办事处, 高清扫描。 具体需要与我们联系。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