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一半胃癌发生在中国,你能幸免吗?

 

我们来看一下具体的数据。根据国家癌症中心陈万青教授等2017年发表的《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2012年中国胃癌新发病例约为42.4万例,胃癌死亡病例约为29.8万例,分别占全球胃癌发病和死亡的42.6%和45.0%。所以说,“全球将近一半的新发胃癌患者和死亡病例在中国”,这句话并不夸张。

那么这样一种严重威胁中国人民生命与健康的恶性肿瘤,有没有办法来预防呢?

我们知道,预防疾病,主要是避免危险因素,促进保护性因素。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超重和体力活动不足;保护性因素主要有戒烟和运动等。

胃癌的危险因素

某些医学因素

患有以下任何病症可能会增加胃癌的风险:

  • 胃部感染幽门螺杆菌。
  • 肠上皮化生(在这种状态下,胃的黏膜细胞被原本为肠道的细胞所替代)。
  •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内长期炎症引起的胃黏膜变薄)。
  • 恶性贫血(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一种贫血)。
  • 胃息肉。

某些遗传因素

在具有以下情况的人中,遗传因素可增加胃癌的风险:

  • 母亲、父亲、姐妹兄弟患胃癌。
  • A型血。
  • Li-Fraumeni综合征。
  •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
  •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癌(HNPCC;Lynch综合征)。

饮食

胃癌风险在以下人群中可能会升高:

  • 饮食中水果和蔬菜少。
  • 饮食高盐或熏制食物多。
  • 食物加工或储存方法不适宜。

环境原因

可能增加胃癌风险的环境因素包括:

  • 暴露于辐射。
  • 在橡胶业或煤业工作。

可能降低胃癌风险的保护性因素

戒烟

研究表明吸烟与胃癌的风险增加有关。停止吸烟或从不吸烟会降低胃癌的风险。吸烟者戒烟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胃癌的风险会降低。

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慢性感染与胃癌的风险增加有关。当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部时,胃可能会发生炎症,导致胃黏膜细胞发生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细胞变得异常,可能会成为癌症。

一些研究表明用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降低了胃癌的风险,但结果并不一致。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了解,用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否能降低胃癌的死亡数,或防止胃黏膜致癌病变恶化。目前尚不清楚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而无症状者是否需要抗生素治疗。

一项研究发现,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患者比不使用PPI的患者更有可能罹患胃癌。但还需要更多研究来了解PPI是否在接受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患者中导致癌症。

目前尚不确定的因素

有一些研究显示以下因素有可能能降低胃癌的风险,但证据并不充分:

饮食方面

缺乏足够的新鲜水果和蔬菜与胃癌风险升高有关。一些研究显示,吃富含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的水果和蔬菜可能降低胃癌的风险。还有一些研究显示,全谷类食物、类胡萝卜素、绿茶,以及大蒜中发现的某些物质可能降低胃癌的风险。

研究表明,高盐饮食可能会升高胃癌的风险。近年来许多美国人少吃盐以降低高血压的风险,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推测这可能是美国胃癌发病率下降的原因。

膳食补充剂

不清楚服用某些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膳食补充剂是否有助于降低胃癌的风险。有一项中国研究显示,饮食中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E和硒补充剂与胃癌死亡数较低有关。但NCI认为,这项研究可能包括了日常饮食中缺乏这些营养素的人,所以对于已经采用健康饮食的人,再增加膳食补充剂是否具有相同的效果,这一点并不清楚。

目前还没有其他研究表明服用膳食补充剂如β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E或硒能降低胃癌的风险。

早期筛查

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胃癌,早期治疗,提高疗效。《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建议:

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条者,建议其作为胃癌筛查对象人群:

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②Hp感染者;

③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

④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⑤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检查措施:血清学筛查和内镜筛查,最终确诊需要病理证实。

 

参考资料:
[1] NCI. Retrieved October 17, 2018, from https://www.cancer.gov/types/stomach/patient/stomach-prevention-pdq
[2] ACS. Retrieved October 17, 2018, from https://www.cancer.org/cancer/stomach-cancer/causes-risks-prevention/prevention.html
[3] 左婷婷等. 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 中国肿瘤临床, 2017, 44(1), 52-58.
[4]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草案)(2017年,上海) [J].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8,12( 1 ): 8-14.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